书院动态

至诚要闻

寻潮——探寻潮汕文化之美

发布日期:2018-12-25

    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它可以是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也可以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对地区文化进行深入体验和了解,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融入本地区的生活,更好地学习成长。但文化的宣传和传播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探寻潮文化,我们一直在路上。


    1130号—128号,至诚书院常青藤潮汕活化系列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我们走访探寻了潮剧、潮汕美食、潮汕建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了解了潮剧的华美柔润,美食的氤氲清香,建筑的古朴深沉。通过参观了解+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参与者融入其中,深入了解潮汕地区的文化现象,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同时宣传弘扬传统文化。


    1130日下午4点半,活动第一部分潮剧之旅正式开始,一行人坐车来到位于金平区潮护路的广东潮剧院慧如剧场,在剧院附近吃过晚饭,同学门在剧院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剧场后台,分小组轮流体验,试穿潮剧戏服、了解观看演员化妆、道具佩戴,体验过程轻松欢快井然有序,同学们或是穿戴着潮剧戏服,在剧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模仿潮剧人物的动作,姿态。帝王、武将个个神采奕奕,公主、淑媛风度翩翩。或是戴上胡须,挎上大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或是观摩演员细腻的妆容,一笔一划勾勒出潮剧演员对艺术的极致追求,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说的:“化完这个妆,你就是全场最靚的崽”。同时我们还对到场出演的汕头市潮剧团主演进行采访,了解有关潮剧专业知识。完成体验环节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地来到慧如潮剧博物馆,在剧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学习有关潮剧的发展历程,历史成就,感受潮剧的源远流长。然后同学们在剧院大门拍摄了大合照,进入剧场观看潮剧——《程咬金智救薛仁贵》观看结束后返回汕大。


    121日早上8点半,刚刚结束潮剧之旅的我们又踏上了探寻美食之旅。这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金平区小公园附近的“做粿人家食品店”,整理好场地,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粿品店工作人员端上来两份“草莓冰淇淋”,还有一大锅“炒饭”——做红桃粿的粿皮还有馅料。在工作人员的讲解教学下,同学们开始了红桃粿的学习制作,甚至创造出了不少红桃粿的新花样。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学习完成了红桃粿的制作,并把粿宝宝送进了暖烘烘的蒸箱,在十几分钟的等待后,粉嫩的红桃粿被端上了餐桌,配上粿品店为我们准备的美味鱼丸汤,一早上的疲劳一扫而空,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128日早上八点半,停开了一周的寻潮班列再次出发,开始我们的建筑之旅,这一次我们来到了位于潮州金石的嵌瓷博物馆,一座古色古香的园林庭院,参观了馆内国家嵌瓷非遗传承人卢芝高老师精美的嵌瓷作品,以及书画创作,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渊源。参观完毕后同学们来到博物馆的嵌瓷制作工作室,在卢老师弟子的指导下,学习体验嵌瓷制作的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步骤——瓷片剪制,细细体会嵌瓷制作的不易以及背后嵌瓷制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同时我们也对卢芝高老师进行了访谈,在老人家的讲述中了解清朝至民国以来嵌瓷的发展,以及老人家一直以来对嵌瓷艺术的追求。正如卢老师笔名“山石”所寓指的那样,“山上的石头,被风吹,被雨淋,就跟屋顶的嵌瓷一样,跟终年在屋顶劳作的嵌瓷制作人一样”艺术的路上,平淡、枯燥、辛劳,但为的是心里那份对美的追求,为一份执着。

    结束了早上的行程后,我们继续行程来到龙湖古寨,一座到目前为止保留了最完整潮汕建筑格式的古村寨,在古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龙湖古寨的阿婆祠、方伯第,学习体会潮汕建筑独特的宗祠文化,错综复杂的建筑格式,了解建筑本身所代表的特殊意味。漫步十重门,古朴沧桑之间透着岁月的岑寂,参观传统耕具,感受古人的无尽智慧,走进老妈宫,学千年来的善男信女,抽一根签,问一段缘...轻扣古寨的石板街,路过岁月的亭台楼阁,感受潮汕村寨的生活气息,品味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