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11-12
2015年11月8日上午,在至诚书院刘敏泉老师主持下,至诚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营”正式开营,与会师生共计96人。此次培训营主要针对2015级提交入党申请宿生,这是书院党建工作的新尝试、新举措,旨在进一步加强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提升书院党组织的凝聚力,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殷切希望,并在思想上端正书院宿生入党动机,在政治上加强党性修养,在行动上明确努力方向。
端正入党动机,明确努力方向
“你为什么要入党?”刘敏泉老师一开始就向学员提出这个问题,引发了学员的思考。随后,刘老师介绍书院学生入党工作流程图、分析成为一位党员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以及一位合格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使学员对入党工作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在讨论中,学员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入党动机,或受了身边党员的感染,或为了便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或为了提升自我。不少学员表示,他们是第一次真正地认真思考“为什么入党”这个问题,也表示将在以后的时间里更加明确以及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并且通过参与组织活动等形式去为宿生服务,在各种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正如一位学员说的一样:“真正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入党’的时候,也追问了自己在大学乃至以后的道路上,我应该努力的方向”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我们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书院党总支书记陈文滨老师引导学员去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的同时,期望学员们能脚踏实地、干在实处从而走到前列。陈书记结合了自己对《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的学习,对学员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刚从井冈山赶回来的陈书记还分享了井冈山上的“无名英雄”、“红军医院”等革命故事,深深打动了学员们。有位学员激动地说:“陈院长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圣人是愿意做事的庸人,庸人是不愿意做事的圣人,而我要当前者。”
“心态”、“做事”、“幸福”、“信仰”是学员们提及最多的词。有学员袒露:“虽然我还在追问着自己的信仰,但是在寻找信仰的路上,怀着感恩的心,脚踏实地地做事,我就可以更幸福!”也有不少学员提到:“为人民服务,‘人民’可以是我们的家人和师生等。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好手上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在‘为人民服务’”学员们不再是一味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而是找到了服务奉献的可实行方式,意识到了“干在实处”的重要性。
人生使命,修德笃行
我们都会追问人生的意义,陈文滨书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幸福!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带着感恩的心,我可以更幸福!”在教学楼E303教室飘荡着学员们自信的声音,“我总可以更幸福!”但什么样的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觉得自己幸福呢?那就是有信仰、有追求的人,在随后播放的视频《钱学森》让学员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以及真正党员的模样。
了解钱学森以及老一辈党员的故事后,学员们感触颇大。钱学森前辈那一句“只要回到我自己的国家,能报效祖国,种苹果,我也愿意”更是直接触动了学员们的内心,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信仰,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也有学员表示,“即使不能那么伟大,至少我们可以承担起自己肩上的担子。无论做什么,只要努力做好你需要和正在做的,那你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价值”。
短短一天的培训学习,在分享总结上,学员们畅所欲言地交流,分享各自的心得。有学员感言,此次培训改变了他对入党的看法,真正感受到提交入党申请书的严肃性和庄重性,更加明确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也有一些学员们重新思考自己为什么入党,有没有能力与条件争取入党,在思考中更加认真地审视自己。最后,刘敏泉老师向学员们提出期望:“不要把入党当为目的,而是作为提升自我的过程”。这些话牢牢刻印在学员们心中,“心中要以一名优秀党员要求自己,干在实处,最终可以走在前列,可以更幸福!”
文| 13中文 李影媚
图| 13新闻 马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