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07-14
“一开始我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来的,可是现在我真的爱上这个团队了。”7月9日,在台风的陪伴下,为期四天的至诚书院第八期导生素质拓展训练营完满地落下了帷幕。35名成员从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变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在合作中得到了成长。
第一天开营活动中,大家还是得拿着名单对着脸一个个认名字,到最后已经有人用绰号称呼彼此。开营仪式上,刘敏泉老师带领本届导生开启了四天的学习之旅。张燕老师向导生传授了沟通的技巧,为今后导生与宿生的交流打好理论基础。以心理学为专业背景的蒋东平老师则跟大家交流了朋辈心理互助的基本知识。晚间的人生规划交流会上,导生们分享了自己今后的人生规划,30多个人相互切磋交流,擦出了特色的“火花”。
第二天是在拓展基地的一天,队员们在游戏和挑战中共同体验了“变化”、“挑战”和“成长”。“在我的词典里,没有‘失败’,只有‘得到’和‘学到’”,教练谢悦鼓励队员们挑战自我。高空挑战项目——跨越断桥让队员们又爱又怕,本身有恐高症的李影媚同学勇敢地站上高台,成为第一个挑战自我的队员,跨过去就是成长。团队中的大师姐尤美茵起初坚决不上去挑战,在队员还有教练的鼓励下她凭借自己的勇气爬上了8米高的断桥,挣扎了许久她选择了原路返回。在教练看来这已经是一种巨大的成功,能够克服内心的障碍站上高台就是成长。
要说最磨砺团队要数最后的翻越“毕业墙”——35名队员要在一个小时内不借助任何外力翻越4米高的光滑毕业墙。这个项目需要的是团结、牺牲和力量,照常理来说,男生多更具优势。但是,在本届的35名侯任导生中,有26名是女导生,占了将近五分之四,是书院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届。由于男生数量本身就少,一层人梯需要六人,二层人梯需要两人,为了拉人先翻过墙的必须是男生,同时,最后留下的两人也得是男生。在这种情况下,团队中有五六名女生毅然决然主动站出来担任一层人梯的副梯,这表示她们将要用大腿和肩膀来承受大于她们本身体重的重量。第一次,二层人梯还没上去就被喊停;第二次,二层人梯上去一半被喊停;第三次,第四次……前前后后一共重来了五次。下面的担任人梯的队员已经汗如雨下、脸涨得通红,在承受其他队员踩压的时候肌肉无法控制地颤抖。在上面拉人的队员到最后即使口喘粗气,也奋尽最后一丝力气拯救队员。最后一名队员被救出去的时候,所有的女生的头发都是凌乱的,在那一刻并没有人顾忌到形象。35个人相拥围成一个圆圈,大家的泪水和汗水交织着,脸上又是哭又是笑。“我们的成绩是11分39秒!”
训练营后两天是名副其实的“潜能激发”训练:在一天内完成一支群舞,两部原创话剧以及一场微视频拍摄策划。当天早上十点布置任务,下午两点就构思写好剧本,晚上十点排好整场戏,每一组都以高压高效率的姿态完成了项目,汇报现场每一个节目都掌声雷动。
最后的收获分享中,队员陈静文说:“导生团队给我一种家的感觉。收获了一大家子的家人,不是家人胜似家人,不单只是导生团队,还有我们可爱的老师”。今年空降的导生体会也颇多,看似柔弱的苏倩瑜聊到梅州集训时说:“我从没试过流那么多眼泪。尝试了许多未曾尝试的事情,发现一切皆有可能,让我对这个团队更有信心,愿我也能全力以赴”。“人高马大”的黄金山也感慨:“我知道过来(至诚)是一种责任,不是过来玩的,是要做事的。”
四天时间很短,未来一年很长,35个人一同在挑战中成长,第八届导生团队不仅是一个学生组织,更是一个大家庭。
文、图:13新闻 汤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