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动态

至诚要闻

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记至诚书院2014暑期乡村“服务学习”公益课程

发布日期:2014-07-24

  在烈日中启程,在艳阳下返程,2014年7月20日,为期七天的暑期乡村服务学习公益课程正式结束了。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能力、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奉献及合作精神,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关爱社会,深入农村开展“服务学习”活动,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39名汕大同学以及9名来自香港教育学院的同学经过两天的讨论准备后,为潮州铁铺西陇村的村民带去了五天的服务,包括为当地中小学生开展素质拓展夏令营、社会调查以及举办有利于促进和谐农村、和谐家庭建设、丰富村民文娱生活的较大型联欢晚会三项大任务。尽管这已经是至诚书院第三次赴西陇下乡,但当地村民依旧保持着不不变的热情。

  尽管服务时长为七天,但实际营员们的准备时间只有两天。在那两天里完成了分组、招生宣传计划、物资准备、晚会策划、调研主题确定等一系列工作,经过多次讨论汇报,不断地修正方案才确立了最终的实施计划。7月16日早上,同学们带上大桶小盆正式踏上了下乡之路。习惯了城市舒适生活的同学到了西陇小学,发现要在教室打地铺,洗澡房就是学校的厕所之后确实略感失望,但五天的生活也让同学们对此怀有“感恩”了。正如一名香港的营员所说的:“最初真的很不习惯,但后来我觉得只要有地方睡觉和上厕所就足够了。”

  16日的招生宣传工作开展时,除了两个大本营的驻扎,其余的同学都拿着海报走街串巷向村民宣传我们的夏令营,当地的小同学也十分踊跃地报名,最终成功招到了126名学员。夏令营组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进行了手工课、舞蹈课、英语课、实验课的教学工作,老师和同学们从中建立起十分友好的关系。到20日营员们准备坐车离开时,几个小同学还专程跑到学校相送,甚至由于不舍和我们的同学一起流下了难过的眼泪。其中一名营员郑泳说到有一个小女生跟他说:“明年一定要再来。”可是他不能给出任何承诺,离别之际这个大男孩也流下了几滴动容的泪水。

  除了夏令营组的同学为义教工作忙得大汗淋漓之外,调研组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调研组共9人,分为三小队行动。有营员打趣说:“你们调研组除了吃就是睡,其他时间都在外面玩。”听起来好像很轻松,实际上这9个小组员遭遇的困境却是被大家忽略的:他们初定调研方向为“西陇村留守儿童现状和当地婚嫁习俗”,可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当地的留守儿童现象并不严重,婚嫁习俗也没有特别之处。经过一番思索讨论后,在调研的次日决定改变方向。他们发现西陇小学的教育情况相较以前有很大改善,但仍存在无英语教育,低年级教师过于松散,教学设备落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此重新展开较深入的探访调查。

  此次服务学习另一个大任务就是19日晚的村民联欢晚会,一般来说,一台晚会的筹备少则大半月,多则大半年。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台晚会同学们只花了三四天的时间准备。其间节目表经历了多次变动,演员也是一换再换,以致于到晚会的前一天老师们还很担心同学们会交不出答卷。晚会的负责人肖彤之前并没有筹备晚会的经验,为了这台晚会的顺利进行,她好几个夜晚都是熬到两三点才睡,到晚会当天还把嗓子给喊哑了。晚会现场村民们热情高涨,把舞台围了里三层外三层,过程中掌声雷动,结束后他们还恋恋不舍,很多人甚至留下来帮助营员搬桌搬椅、打扫观众席。陈文滨副院长也对同学们给了很高的肯定,认为“这次晚会是书院多年下乡晚会中平均水平最高的。”

  最后的总结分享会上,很多同学在谈到这几天的体验时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团体奉献不是一个人一味地超负荷付出,在爱别人的同时也要学会爱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未被雕琢的玉石,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建构自己的梦想。”“刚开始,我以为结束时我会哭,到现在我却觉得开心,为我们过程的顺利感到开心!”48个人从陌生到熟悉,学会了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独立,学会了在团队中为他人着想,真正做到了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文、图:13新闻 汤婉香

12英语 官晓梅

13新闻 易思华

13新闻 陈耿鑫

13计算机 郑泳

13机电 王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