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3-04
——记第十五期至诚讲坛
3月2日,著名书法家、国家开放大学文法学院吴鸿清教授作客第十五期至诚讲坛,在汕大图书馆报告厅为广大师生讲述“中国梦”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给大家带来了一次全新而深刻的学习。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吴鸿清教授从对甲骨文“梦”字的分析开始,为大家解读了“中国梦”是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深刻涵义。他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是密切关联的,要想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华民族必须要万众一梦。对于当下人人为己的社会现状,吴教授表示十分担忧,结合八国联军侵华与抗美援朝的历史警醒学子,要有精神的力量,要勇于承担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责任。
强国必先强教,素质教育是否真那么难?
强国必先强教,但素质教育在中国推行了18年,却还是看见学生学业负担繁重、道德水平堪忧、自杀杀人之事屡见报端,是否素质教育真的那么难?对此,吴教授援引习主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并以“奶粉”为喻,认为素质教育本身并不难,却难在国人没有一颗真诚、切实为学生更换课程奶粉的心。他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乳”,是天然符合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应从小就给国人喂养。
“伏羲班”实验的成效
为拿出素质教育并不难的实际证明,吴鸿清教授于2006年只身一人到中华文化始祖伏羲的故地——甘肃省天水市甘穀县(国家级贫困县),在一所农村里的小学创办了一个教学实验班——伏羲班。伏羲班的招生与其他班并无不同,任课老师也是当地的普通老师,只是对课程设置和课后作业作了些许调整,以《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为主,加入书法、武术等课程,并大量减少课后作业,留出大量时间给学生进行符合人类儿童天性的游戏娱乐活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如今八年过去,“伏羲班”的实验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效,不仅学生素质得到一致认可,全国各地家长也十分满意。讲座现场,吴教授还特意请了一名伏羲班一年级的学生为大家现场朗诵了《三字经》和《论语》,让在座所有的大学生们都感到讶异并由衷赞赏。
吴鸿清教授的讲座让所有在座的大学生们受益匪浅,真正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反省到自身与构成我们民族血液的传统文化经典之间的距离,也意识到自身在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教育的缺失与肩负民族文化弘扬的重任。
文、图/11新闻 吴爱晶
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