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动态

至诚要闻

走近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人生幸福之道

发布日期:2014-02-25

——至诚书院成功举办第八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营”


  2月17-22日,汕头大学三十四位学子和三位老师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诚,齐聚至诚书院和澄海文园小筑,共赴一场经典的盛宴,感悟圣贤之道,接受心灵荡涤。

民族文化,立身之本

  17日晚,学习营启动仪式后,学员开始视频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著名讲师、中央电视台前著名主持人陈大惠老师以“富和贵是怎么来的”为题,向大家阐述了“真正富贵之人,必是有德行之人”的道理。清华大学彭林教授以“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为核心,阐释了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而著名新儒家代表牟宗三的弟子王财贵老师的演讲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教育的宗旨在于“我们只有一桶水,但我们要指给孩子一条河”。三位老师各有侧重的讲解,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任重道远。

《周易》之道,乾坤人生

  中华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从《周易》之广大精微就可见一斑。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以其渊博的国学功底与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围绕周易阴阳之道及其对人生的指导,带领大家探寻宇宙人生的密码,学习如何做到天人合一。曾老师告诉我们:“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命,即先天带来的人生规划……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证明我们有什么样的命”。对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走近《弟子规》,聆听圣人训

  传统文化内容包罗万象,但其对人格修养的重视却不谋而合,如《周易》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弟子规》则告诉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修身要从生活的最基本处做起。陈大惠老师、青岛芳子美容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芳女士、北京汇通汇利公司董事长胡小林先生等以其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为我们分析《弟子规》这短短的1080个字背后的为人处事的道理,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和幸福人生的深远指导和帮助,发人深省。

传灯祈福善念永,正心诚意笃行远

  学习营最后一晚,随着中国著名感恩教育专家李强老师的引导,大家沉浸在了对孝道的思考当中,不少学员流下了感恩或忏悔的眼泪。随后,传灯仪式启动,学员们点燃闪烁人性之光的蜡烛,将心中善念围成大“爱”,在安谧祥和的烛光中,人的心灵为之荡涤一清,善念无声蔓延。学员朱元航以一首小诗《文园祈福有感》抒发这一刻的美好:“云淡风轻几星灿,群子围烛心祈然。日日皆有新日出,但随新日寻至善。”


  在最后的分享会上,每一位学员都分享了自己这趟传统文化之旅的收获。大家的感悟不尽相同,但都表示受益匪浅。有学员这样写道:“所讲内容很精辟独到,让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知道过去的错误,以及使将来的人生有所希望。”而这也正是我们砥砺自身德行、薪传民族文化的新的起点。

 


文:11中文 王晓芬

图:11工管 梁宗枢

201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