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动态

至诚要闻

古琴演奏家姚亮女士访问书院与得一琴社交流

发布日期:2012-12-04

  12月2日上午,著名古琴演奏家姚亮女士到访书院与得一琴社师生在至诚书院J354举行古琴研习交流会。

睹琴思远人 传道有来者
  姚老师说,很多人脱口把古琴当做古筝,整个社会对古琴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诚然,古琴是一件小众的乐器,但姚老师表示,古人留下的琴文化是非常宝贵的,不仅因为琴文化的自成一体,更在于它独特的品位与承载。这也是为什么当年18岁"老实"的她有幸结识龚一老师,拿起古琴后就再也不愿放手的原因。姚老师一坚持就是30多年,她说,弹琴这么多年,经常会因为感受到古人的那份心境和情感而落泪。或许正如龚一老师所说的那样,弹琴时应"心中有古人,眼前有今人"。

台上放轻松 台下基本功
  琴社的部分位同学这次很有幸地接受了姚老师的亲自指导。姚老师说,总体而言,琴社的同学都演奏的很放松,这是不容易的,但同学们在指法、音准、节奏和音乐的表现力上还有待提高。姚老师称基本功很重要,她对琴界里争论的学琴需不需要基本功的话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姚老师认为,学琴跟学绘画、书法的道理是一样的,没有扎实的功底就很难具备对音乐的控制和演绎能力。
同时姚老师也强调,弹琴是一个人学习琴艺、文化、修养等学识的综合体现,同学们应在习琴之外,多了解古琴文化以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诸如唐诗宋词之类。这些也是一个琴人、文化人应备的基本功。

但恨问道短 "瓷杯"祝吉祥
  交流会上,同学们就自己学琴中的疑惑向姚老师请教。姚老师皆悉心指导。姚老师还称,琴社的同学能够在书院学习古琴是很幸福的,能够了解和学习古琴这门艺术,对以后的人生发展和自身修养都很有好处。
交流会还吸引了中国古琴学会的名誉理事、汕头市古琴学会的名誉会长郑邦亮老先生和汕头一位年轻的斫琴人前来参与。姚老师在现场试弹了这位年轻人自己做的琴,声称琴声柔和温润,工艺难得。
  交流会的最后,至诚书院副院长陈文滨老师给姚老师送上了书院的纪念品——一只瓷杯。杯上印有迎客松柏,祝愿姚老师艺术长青、吉祥如意。"瓷杯"谐"慈悲",愿慈悲的理念永存与会者的心中。姚老师也给书院留下了自己的音乐碟片,以作纪念。

文:08行管 周峰
图: 至诚书院
20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