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7-16
——记第六期至诚书院古琴文化学习营
6月30日,汕头海云林古琴艺术馆迎来了至诚书院第六期古琴文化学习营营员,13名古琴修习者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高级指导教师、汕头海云林古琴艺术馆馆长邓伟强老师的全程指导和至诚书院得一琴社资深社员的辅导下,全身心地投入为期七天的古琴修习生活。
从最简单的勾挑,到复杂的曲子,学员们以心调动眼耳口鼻,以气御指,体悟人与琴的统一。几天高强度的训练下,学员们的双手早已"面目全非",有的甚至由水泡磨成了血泡。尽管如此,学员们还是甘之如饴,在7月3日的午休分享会上,学员们分享的更多的是收获。"弹琴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不想,没有烦恼。"学员朱昱琨发出如斯感慨,9点开始的训练,他总是7点就到。曾参加"叱咤峰云"高级户外拓展项目的陈华超也表示,古琴所带来的忘我和宁静只有在攀登希夏邦马峰五千米高度,挑战生命极限时才感受得到。
"弹琴治心,操琴以德"是邓伟强老师一直强调的观念,在教琴的过程中还常即兴谈起佛家学说和人生道理,古琴馆中《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等传统文化典籍随处可见,学员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邓伟强老师还带领学员参观了他制琴的小作坊,讲述自己与古琴结缘的始末,摸索制琴方法的艰苦历程,学员们对古琴又多了一分恭敬心。
古琴文化学习营在学员的分享雅集中划上句号。短短一周,从不知弦徽到能弹唱弹诵简单的曲目《秋风词》、《观音心咒》、《几多愁》等,学员们纷纷表示满载而归,不虚此行。当然,正如观集的至诚书院陈文滨副院长所说,学习营只是结下学员与古琴,学员与学员的缘分,要想真正学会古琴,需要后续坚持更艰苦的训练。
文:林连燕、丁倩杭
图:郭晓纯
201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