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3-02
——记至诚书院第七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营"
2012年2月20日晚,寒假未尽,至诚书院便举办了第七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营"的开营仪式,二十八位师生共勉,开始全身心地投入了为期五天五夜的修行之中。
结缘传统文化;体悟智慧经典。
20日晚,以"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为起笔,发人深思地讲到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之重要性,也让诸位学子意识到学习并躬身实践传统文化之必要性;后以国学经典之《易经》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并以其取之于生活而用之于生活的贯通,得到了学子们的一致肯定并为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而叹服。
次日,荷花池的晨读之后,学子们便开始了对《易经》的正式学习,曾仕强老师凭借其渊博的知识与敏锐的感知力,一层层的揭开了《易经》之奥密,并介绍了宇宙人生之法则,"一阴一阳,不可分割",又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让人茅塞顿开,每会其意或产生共鸣之时,便不禁欣然鼓掌。
东林书斋,以经修身;感恩孝道,为人根本。
伴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我们携手乘车共赴潮州东林书斋,徜徉于山水田园之际,习经诵典,一起体味古人之泰然心境。每天,当天空泛着黎明、大地还未苏醒之际,一片深邃悠远恍然如梦。天未亮便已起床,二十八学子共诵经书,开始了一日的修行。
当我们与国学的距离如此之近时,才意外的发现国学是如此神圣而奥妙无穷,真正的修学之人是多么的恭敬与虔诚。《易经》学罢,学子们开始了《弟子规》的研习,诸"弟子"盘踞于室,认真聆听陈大惠、刘芳、胡小林等对《弟子规》感触颇深的学者或者企业家的讲解,而后陈文滨老师又为诸"弟子"解答疑惑并讲述自己的感悟与理解。步步深入之后,《弟子规》在学子们心中的地位从"小儿科"逐步升至"国学经典",学子们的"诚敬心"也便油然而生。
孝道,乃为人之根本。大爱于心,反思己过,传灯仪式在最后一晚给了学子们感受大爱、诚心祈愿的机会,"世间大爱,薪火相传...",学子们手捧蜡烛,心存"善念",围成大"爱",并绕"爱"三周以转动大"爱",让其洒满人间。也许是天公作美,转动爱的一刹那,苍天为之下泪,淅淅沥沥的小雨飘飘而下,落在了每个人的脸上,也落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茹素习养生;晨练八段锦。
西方消费文化盲目引入华夏之际,国人的物欲被过度地刺激,片面的消费观念膨胀,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人们忽视了自然之道将施与人们的惩罚: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各种疾病的肆虐。古语《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种与天合一的养生之道对现代人所患的"疾病"或许才是真正的一剂良方。在短短五天的茹素体验中,学子们便感觉到了顺应自然的饮食调节所带来的身体改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结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此乃晚清时所创的八段锦,诵经茹素之余,陈老师也带我们学习八段锦,以健吾身,每次练习后都顿感神清气爽,精神饱满。
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
五日五夜的学习很快便告结束,尤记得汽车驶回汕大的那一刻,学子们们齐声高唱《重回汉唐》,心情正如词曲一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广袖飘飘,今在何方,几经沧桑,几度彷徨,衣裾渺渺,终成绝响,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曲终人散之时,剩下的只有沉默,与"传统文化学习营"结缘,留给学子们的是无尽的沉思,是为国学经典之传承而思,为华夏民族之复兴而思。"今日来年,一世一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今日来年,一世一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字:11化学 王小亮
图片:11经济 林雁茹 10公管 赵运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