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动态

至诚要闻

文园小筑诵经典 春风化雨感师恩

发布日期:2011-10-13

--记至诚书院第六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营"

  2011年10月1日上午,由至诚书院举办的第六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营"正式启动。下午学习营全体师生共32人出发前往澄海区的著名古建筑--文园小筑,开始了为期五天的经典传习之道。

研几思虑,《周易》道中体智慧
躬行实践,《弟子规》里学做人

  这次学习营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周易》和《弟子规》,不少学员都是第一次正式接触这两部经典,前者乍看深奥难懂,令人望而生畏;后者初见便觉浅显,让人不以为然。但经过几天的诵读、讲解、讨论、分享和视频学习之后,学员们的感受大为改变。
  苏子有诗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每天早上的晨诵和课间不定时的诵读让学员们对先对所习经典的文本熟悉于心,接下来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视频)以其幽默、风趣、亲切的口吻讲述了他对《周易》的理解,从一个特别的角度,通过《周易》来透析人生,诠释人生,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周易》一阴一阳之道所含的深刻智慧和对待人生可能面临的六十四种情境的智慧。而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大惠老师、北京汇通汇利公司董事长胡小林老师、青岛芳子集团总裁刘芳女士等视频讲座以及书院陈文滨老师的讲解,以其自身学习和践行《弟子规》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看似浅显朴实的《弟子规》是如何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
  习《周易》以透视人生,行《弟子规》以修身明德,几天的熏陶或将对学员的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饮水思源,为人常念父母恩
及时行孝,莫待他年空后悔

  学习经典之余,书院老师还会给学员看一些感恩父母的视频,播放或合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教我们学会感恩,感恩父母、常念孝道,这是躬行《弟子规》的第一步。
  《论语•学而第一》说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学问是要在孝道、谨信、感恩都做到的前提下进行的,躬行实践比学习更为重要。现行的教育制度在这方面无疑是很欠缺的。书院老师煞费苦心地给我们"恶补"这门落下的人生之课,让我们感受父母之恩。学习期间,书院老师组织学员观看了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有关节目,真切、感人的事例让多少人潸然泪下。还有国内著名感恩孝道教育专家李强先生(视频),用他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带我们在自己的脑海中重新走了一遍人生历程,带我们回忆和想象,回忆从小到大父母为你所做的一切,想象一下父母现在渐趋衰老、无人陪伴的境况......全场痛哭流涕,真心忏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难道真的要等到这一天,才知道去后悔吗?当晚活动结束以后,学员们不约而同地拿起手机,拨通了家里亲人的电话......

特别之夜,两围烛光照大愛
至诚之心,莘莘学子结友情

  "无论你我可曾相识,无论在眼前在天边,真心地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学员们依次走向庭院。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支蜡烛,为彼此点燃那温柔的烛火,点燃内心的希望。
  清幽美丽的小庭院里,用蜡烛在地上摆成一个心形,中间是一个大大的"愛"字。很美很美的夜晚。充满爱的世界。同学们手持蜡烛,围成一圈,闭上眼睛,许下心愿,默默祈祷,祈祷家人的平安幸福,祈祷朋友开心快乐,祈祷整个世界的安定和平......那点点跳跃的烛光,是同学们感动的泪光,也是希望的火苗。
  许愿,拉手,留影。之后,学员们围坐在"愛"的周围,拍手唱歌,轻柔的歌声在温暖的庭院里久久飘荡。尔后,学员们还真诚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讲述了自己的成长体会,或坎坷、或喜悦、或彷徨、或希望,那一晚,学员们敞开心扉,倾诉、互助,结下了真挚的友情。

春风化雨,长滋沃土栽桃李
厚德笃行,惟愿人间尽栋梁

  五天的学习营转眼过去,最后分享会上,学员们表示:当我们收获经典知识,收获孝顺之心,收获真挚友谊的时候,我们是否曾想过,如若没有书院的老师们多日的精心策划安排,没有老师们悉心指导和循循善诱,我们怎么有机会收获这样一份充实与感动。
  国庆长假,本该是老师们休息以及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机会,然而,书院的老师却选择了带领学生一起传习经典,感悟大爱。五天来,老师们的虚怀若谷,勤勉礼让我们触动颇深,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所有学员,他们是传统文化的坚定的传承者与践行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老师们的思想言行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流淌到我们的身体之中。大爱无言,感念师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然而,有时候,一部经典,一种体验,一位良师,一群挚友,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点点滴滴,无法用文字表述;经典魅力,也无法用语言道尽。或许只有身临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得到。读经、感恩、交友,这一期的传统文化学习营,学员们用心记下了一切。

 

 

 

 

10中文 杨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