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1-03-09
--记书院第五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营"
2月25日,由至诚书院举办的第五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营"圆满结束。五天五夜,来自书院及其他宿区的32名学员相辅相伴,同师先圣,共习经典。
乡土古寨,境在清宁;
闲适无染,此心常安。
22日,在书院陈文滨副院长的带领下,学员们来到了澄海区的文园小筑,展开了后面三天三夜的学习活动。此处环境清幽,玉兰飘香,同学们草席端坐,静心研习中国传统文化。
《菜根谭》有言,"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远离繁喧,文园小筑,质朴而素雅,安居其中,体味清宁与安乐;义路礼门,永宁古寨,沧桑而拙朴,探微调研,遍访庭巷风月;石雕木刻,陈慈黉故居,通透而古雅,徜徉肆恣,饱览潮汕民俗文化。研习传统,怡养心性,美哉此行。
先哲古训,存身厚德;
六度万行,体养圆机。
胡小林老师以自身之践行讲解《弟子规》之学习经验,幽默而踏实的谈吐让学员们会心而笑;周泳杉老师以科学之数据演验健康饮食之道,儒雅的风度让大家深深折服;陈大惠老师纵横阐述讲解社会问题化解之方,深远睿智尽显其心境胸怀......在一系列的视频学习中,学员们体悟先哲智慧之践行效用,涤心宁神,参学"正德、利用、厚生"之圆机。
经传奕赫,百遍千回;
定慧圆明,功成于拙。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经典以"只求熟读,不求甚解"的方法诵读是本次学习营的一大尝试。
朱子有言,"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王财贵教授亦言:"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部经典诵读一百遍,他必定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为人处事的道理,必定能变化气质、开阔胸襟、启发智慧,而这些不正是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吗?这一百遍必将影响其一生!"
展开经典,朗声诵读,以《大学》为伴,以圣贤为伍,浸润熏习,滋养吾灵。短短三四日内,便一同将《大学》诵读了二十多遍。在学习营后的每日清晨,学员兴味如故,晨读齐诵,《大学》一百、《论语》一百,策划延续着经典之百遍诵读。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作者为圣,述者为哲,儒释道西,经传奕赫。今日的读诵,愿我温柔敦厚,知远疏通,来年的契会,愿我易良广博,絜静精微,一生的践行,愿我属辞比事,恭俭庄敬。今日来年,一世一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今日来年,一世一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首王财贵先生所撰之歌词,或许便是学员们心意之所在......
或许在学习营之前同学们是存疑而来,但最终分享时,学员们都心生欣喜、恳切自然,深望继续学习传统之智慧。然先哲古训博大深广,此道漫漫,勉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