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宣誓是每名党员在入党过程中必然经历一次、也只能经历一次的政治新生、精神洗礼。

至诚书院自成立以来,每年都精心策划组织新党员入党宣誓及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全体党员紧握右拳,面向党旗,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双眼注视着党旗,铿锵有力地宣读神圣的入党誓词。在庄严肃穆的宣誓仪式中,每一名新党员都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更加坚定入党信念,更加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砥砺初心,唤醒承诺,督促自我牢记誓言、恪守承诺。

红色交通站参观暨入党宣誓

2020年11月15日下午,至诚书院开展“追寻总书记足迹,践行初心和使命”系列活动。一是“追寻总书记足迹,践行初心和使命”——“重走习近平总书记汕头视察之路”;二是“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党史教育暨入党宣誓活动。

在参观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红色交通站)、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了解革命奋斗历史,传承改革开放精神的同时,通过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及新党员宣誓活动,让每一名共产党员意识到要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自觉投身于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事业中去。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上海党中央从广东进入中央苏区的四条地下交通线中,除了其中一条交通线是由香港经广东转南雄入江西(这条交通线在1930年初就被敌人破坏)之外,其余三条线都经过汕头。经过汕头的三条线中,有两条线先后被敌人破坏,只有上海-香港-汕头-潮安-大埔-闽西-瑞金这条交通线是唯一始终保持安全畅通的。汕头交通站既是承上启下的中转站又是内地交通始发站,许多物资要在这里转运,许多人员要从这里经过。

汕头交通站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是:护送干部、输送物资,以及传送资金、文件和情报等方面的贡献。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切实感受到汕头交通站的交通员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圆满完成党中央交给的光荣任务,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而独特的作用。

参观结束后,至诚书院全体党员在红色交通站门口举行党员宣誓活动。全体党员在领誓人王娱同志的带领下,双眼注视着党旗,庄严宣誓。

本次入党宣誓仪式使新发展的党员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壮大了党员队伍。同时,也有助于广大学生党员铭记入党誓言,牢记自身的使命。随后,大家还陆续参观了附近的开埠文化陈列馆和侨批文物馆,进一步了解了汕头的开放历史。

“重走习近平总书记汕头视察之路”之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是一座独立建筑物,未附带大院。其一共有三层建筑,为欧陆建筑风格的大楼,这座大楼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的前身曾是民国时期的台湾银行、报馆旧址,建国后作为汕头西医院、报社、法院等机构的办公地点,它见证了汕头开埠的历程。大楼静静地伫立于老汕头埠街区,崭新的墙体、哑红的格窗,掩不住厚实的历史感。

汕头市开埠文化陈列馆是汕头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馆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藏品都体现着汕头开埠后的历史进程。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景象,在展品内容上一一呈现。

在参观汕头市开埠文化陈列馆的过程中,党员们见证了汕头从昔日被动开埠,到建立经济特区的苦难与辉煌,也深深感受到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敢试敢为、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这片热土上开花结果,生根发芽。

“重走习近平总书记汕头视察之路”之侨批文物馆

汕头侨批文物馆于2004年4月24日在汕头市落成揭幕。该馆由香港知名人士庄世平先生、饶宗颐教授倡导,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建立的,是中国首家侨批文物馆。广东潮汕地区是中国的著名侨乡,有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侨胞已逾千万。潮汕话把“信”称为“批”。侨批亦称“银信”,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或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特殊凭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汕头市侨批文物馆后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在侨批文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了解了侨批兴起发展的历史,更深深为侨胞这种家国情怀所触动。

作为海内外潮人的精神家园,小公园开埠区见证了汕头城市发展的沧桑变化,更留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重点文物。此次活动从红色交通站-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见证了汕头历史变化的一面。

党员活动感想(片段):

1.至诚书院第一党支部 杨志铧

重新踏足总书记的步伐,所见所闻宛如一张历史的长卷,一经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把生命奉献给保家卫国的革命事业上;当国家稳定但人民贫寒而急需经济支持时,汕头人民敢于出海,敢于闯四方,用一点一滴的打拼为小家、为大家谋求生计;而今有了无数先人前辈的努力,有了今日幸福的开始。这就是我们党员奋斗的意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奉献,一心向民,我们所做的努力就不会白费。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要勇于开拓进取,让人民生活安定、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就是我们努力最大的收获。加油,中国共产党党员!

2.至诚书院第一党支部 林俊生

下一个站点我们来到开埠文化陈列馆,因为本人是潮汕人,从小有听祖辈讲述过潮汕地区那段“过番”历史,很能够体会到“红头船”“卖猪仔”“卖咕哩”这一系列词汇背后代表的辛酸血泪,以及乡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的悲壮,感触最大的是那几句从小耳熟能详的潮汕民谣“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钱银知寄人知返,勿忘父母共妻房”,潮汕地区地少人多,又没有充足的物产资源,在多年前那个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天灾人祸横行的年代,一批又一批的潮汕人坐着“过番”的“红头船”远赴东南亚乃至北美“卖咕哩”,换来一家老小的柴米油盐。很多人都说潮汕人是东方犹太人,但我更愿意相信百年前那个经历了几千年小农经济的潮汕,如果不是生活所迫,犹太人又哪里愿意四海漂泊。无他,珍惜感恩时下宝贵的生活。

3.至诚书院第二党支部 姜浩

汕头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全面开放的历程,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缩影。汕头城市开放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更加坚定,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地下工作时期的艰辛与困难,以及如今我们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让我更加明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与繁荣。不管战争年代过去多久,我们永远不能忘了有多少。共产党人冲锋陷阵,勇往直前,所做出的奉献与牺牲,我们也要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4.至诚书院第二党支部 陈颖琳

在红色交通站,我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了解汕头这一绝密交通站背后的革命故事,感受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并在交通战站前,重温入党誓词。每一句铿锵有力的誓词,都唤起我一年前成为预备党员时在八一南昌纪念馆入党宣誓的记忆,如今再次宣誓,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这一年来忙碌而充实,有进步也有不足,我会一直坚守初心和使命,积极学习工作,奋斗不止,努力维护革命先烈的奋斗成果。印象深刻的还有红色交通站前的道德模范宣传墙,他们有的是警长,有的是保洁员,他们的先进事迹其实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都是我们致敬学习的模范。

5.至诚书院第三党支部 余振凡

在这次活动中,还参观了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红色交通站),并在党旗下进行了宣誓活动。了解完红色交通线的历史,我不禁感叹革命岁月里我党的艰难和坚定,是一代代先烈的不懈奋斗,才有了美丽的今天。入党,是一种信仰,亦是一种传承,新老党员们同在党的光辉沐浴下庄严宣誓,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将谨记党组织的培养和信任,牢记初心与使命,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在实践中增长本领,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用实际行动诠释入党初心。

6.至诚书院第三党支部 李银烨

侨批精神产生和坚持,首先直接来自人性的亲情和善良,由于侨批从业者大部份也是那个年代被迫抛妻弃子到海外谋生的潮州人或他们的同乡,相同的苦难遭遇使他们深知手中的批款关系国内侨属的生死存亡,不能有任何闪失,侵吞批款更是伤天害理的罪过,保持侨批之路的畅通就是保证侨属的生存,因此甚至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占领潮汕阻断侨批投递后,他们仍冒着危险想办法开辟了新的邮路,拯救了很多侨属家庭。 希望侨批的精神能传承下去,也希望侨批文化能在汕头这一著名的侨乡得以保存。

本次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心,激发了党员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决心,增强了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要时刻记得总书记的指示,不忘初心使命,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党员,为中国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